会员名单

军民融合对于中国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5-01-28 12:46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深刻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军事斗争变化规律,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既是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又是坚持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军民融合;兴国强军

中图分类号:E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38-01

  习近平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胡锦涛、习近平两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对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深刻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军事斗争变化规律,是坚持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内在要求,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一、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兴国之举

  国家富强是各国一致追求的宏伟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富国不等于强国,一个国家若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将难于巩固已有的经济建设成果,难于取得与其自身经济实力相符的国家地位。因此,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建设强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战略举措。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有利于整合优化国家军地双方资源。在当今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依赖性越来越强,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压力。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必须有效地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国家整体建设效益。比如,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既考虑到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我们要创建军民融合的人才基础教育和培养体系,也有利于避免军地院校的重复设置,充分发挥国民教育体系的作用,大大节约国家财政开支。构建军民统一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就可以精简大量后勤保障人员,节约大量后勤服务保障经费,大大提高保障效益。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有利于实现国家相关领域协调进步,共同发展。通过发挥部队组织严密、突击力强和人才、科技集中的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可以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通过把军队和地方相对独立的科研生产队伍融合起来,有利于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降低资源重复配置所造成的资源严重浪费,大大提高科研和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军民共学知识、共办活动、共树新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人体价值体系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聚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有利于调节军政军民利益趋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军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天职,民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军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民联系越来越广泛、交往越来越频繁,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甚至利益纠纷。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有利于科学调节军民关系,使之相互促进,达到最佳相融,形成同驱力、倍增力,进而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二、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强军之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的通用性越来越强,结合面越来越广,军队广泛运用地方的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掌握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推进军事变革的内在要求。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要求,我军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全社会信息化有了高速发展,这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今天,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特别是让民用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从事信息技术的民用企业进人军品市场,有利于加快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我军装备的信息化,尽早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胜仗的有效途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极大促进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中日中印领土争端,给军事斗争准备提出的很高的要求,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军队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我们迫切需要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全面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是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最近指出,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现代战争突发性强、作战周期短、消耗量大,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战争潜力转化为作战实力,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未来的高技术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其根基已深深植入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部。这种情况下,只有科学运筹使用国家、社会的全部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才能真正提升作战能力,打赢未来战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2.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

  [3]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