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单

四川推航空与燃机产业“1+3”格局千亿蓝图

发表时间:2015-10-30 14:04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年)》,提出进一步完善我省航空与燃机产业设计、制造、服务、应用体 系,并提出两步走的产业目标:到2017年,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经济规模达800亿元;到2020年,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经济规模达1500亿元。


除总体规划外,我省还印发航空产业、燃气轮机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服务业4个子规划,首次对通用航空产业、航空与燃机服务业制定产业规划。在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看来,航空产业和燃气轮机产业相关规划细化了我省发展整机、关键大部件和零部件的思路和目标;航空产业、航空服务业规划等前瞻性地瞄准通航产业等民用市场大蛋糕。


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依托现有航空与燃机产业基础,推动形成以成都为中心,德阳、绵阳、自贡为紧密协作层的“1+3”航空制造业格局;以德阳为中心,成都、绵阳、自贡为紧密协作层的“1+3”燃机制造业格局;以成都经济区为核心,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地区为重点的通用航空商业运营发展格局;以阿坝、甘孜、凉山为优先发展区,成都、乐山、绵阳、自贡、巴中、广安、雅安、攀枝花等为次级发展区的航空旅游业发展格局。


“高大上的航空与燃机制造上台阶,小清新的低空游有望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对于《四川省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 年)》(简称《规划》)及对应的4个子规划,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其详细程度与前瞻性超出预期。


到2020年,四川航空与燃机产业要实现1500亿元的产业规模,目标如何实现?难点何在?


最大增长点有望来自通航产业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经济规模达到1500亿元,成为千亿级产业。“这一目标是在对我省产业基础和整个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判后提出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省航空与燃机制造稳步发展,而主要面向民用的通航产业、航空服务业将成为主增量。“为此我省首次制定了通航产业子规划和航空服务业子规划。”


根据目标,到2020年航空与燃机制造业规模达到700亿元,贡献1500亿元总目标的近半。而最大的增长点有望来自通航产业:到2020年力争全省通用航空产业经济规模达到700亿元。


“通航产业面向民用,一旦低空政策放宽,将迎来井喷式增长。”盛毅认为,这是我省为通航产业拟定“高目标”的原因。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建设30个以上的通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整机及机载系统、设备和元器件实现产业化,通用航空运营逐步形成规模。“《规划》同步强调机场建设、配套服务等,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温德克飞机公司董事长杭炜说,该公司计划将通航飞机发动机生产项目落户四川。


关键技术待突破


要实现目标,挑战依然存在:部分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高端人才匮乏……“应对挑战,必须重点突破与集群发展相结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群发展以完善我省航空与燃机产业设计、制造、服务、应用体系;重点突破主要指对关键技术和领域的创新突破。


以航空产业为例,盛毅认为,我省是国家航空制造基地之一,但原有优势主要体现在军工领域,《规划》提出了深化“军转民”、“民参军”的具体思路。


燃气轮机产业,部分关键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规划》提出我省将建设国家及省级燃机研发与试验中心,推动东方汽轮机公司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通用航空领域更需要提升规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认为,《规划》提出积极争取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同时详细列出了在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服务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为通航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无论上规模还是关键环节的突破,都需要扎扎实实的投入。”盛毅认为,经济下行期,企业投入受到一定限制。《规划》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整合其他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航空与燃机关键技术攻关;在抓好生产要素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也细化了支持政策。